close
『信息之所以成為信息,是因為"差異"。唯有差異,才能令心智得以捕捉訊息,使信息得以識記。』這是心智運作的最基本原理。

NLP發展初期,受到 Gregory Bateson 的影響甚鉅。這個人是個奇才,他的爸爸是英國非常知名的生物學家,他讀的卻是人類學,實際去新幾內亞的原始部落、峇里島作過研究。爾後又跨界研究精神分裂症,和家族治療大師 Virginia Satir一起共過事,是策略學派發源地MRI機構的早期發起人之一,開展屬於他自己獨創的全新的溝通學。他致力於以知識論取代心理病理學,以溝通取代心理治療。著名的「雙重束縛」理論就是他的發明,不僅被用來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機轉,在心理治療時,尤其是家族治療和現代催眠治療,雙重束縛也是一項常用的治療技術。

Bateson的溝通理論不僅用於心理治療,甚至跨域被應用到電腦科學領域。許多大學資訊系開授的人工智慧課程的教科書也是他的著作。他在MRI機構待的時間並不久,後來又不安於室,離開MRI跑去做海豚的研究。他的一生研究可歸結為一種「致力於結合各種信息的科學」。他的思想幾乎是一脈下來,最後形成一套獨特的知識論 (整體脈絡論)。他的貢獻從進化論到認識論、臨床心理學、精神病學、文化人類學、人工智慧,一直到溝通與學習的領域,影響力可謂相當的驚人。

『物之稱名,非物自身,而是關係。』你會記得或忘記一件事,其中的關鍵在於...當初你是怎麼將信息「加工」的? 這個「加工」指的就是關係。
Bateson
所探討的不是心靈(Mind),而是心智(Intelligent)。他認為『心智的主要構成成份是"關係",而非實物。』真正讓人類心智獲得認識能力的,是「關係」 - - 部分與部分的關係、形式與內容的關係、部分與系統的關係;而關係如何發生、關係會發生於那個層次都成了他的知識論所要探討的焦點。

Bateson所做的研究,不僅是跨越學科之間的界線,更重塑我們的心智景觀(觀看事物的分法和態度--使我們瞭解觀念的生態和心智的生態),好讓我們以嶄新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毛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